2022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 |
基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射频前端关键技术和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 |
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山大学 |
|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
1.贾鹏程(职称:正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作为项目带头人,主持项目团队的整体运作和管理,负责团队项目核心技术“空间合成技术”方案的输出,0.45米相控阵天线设计和项目技术产品整体系统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带领其他完成人完成创新1、创新2。) |
2.马晓亮(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主要贡献:在本项目中,主持进行项目成果的应用推广,组织广州电信服务渠道和服务队伍将包含本项目中研究成果的卫星通信系统以应急通信服务的方式广泛的应用到广州电信触达的各级政府客户、各行业大客户具体应用中去,具体包括:省市区各级政府每年的抢险救灾、财富论坛、广交会、高交会、重大体育赛事、重大节庆日等重大活动保障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在抢险救灾的应急指挥能力,降低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对应创新点3。) |
|
3.杨帆(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主要贡献:对应创新点2,创新的提出了“界面电磁学”理论。总结出从均匀界面到周期界面,再到准周期界面,从单一幅度控制到幅度/相位/极化的综合调控,从静态界面到动态调控界面的发展脉络,建立基于GBC的界面表征理论,为各类电磁界面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是电磁表面天线技术再卫星通信领域的发展应用的坚实基础。基于“界面电磁学”基础,将天线的“辐射”和“移相”功能相集成,实现了对电磁波的分布式数字调控。) |
|
4.蒋振东(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负责“车载等效0.9m口径赋型抛物面Ku/Ka双频动中通天线”的研发。负责动中通天线整体设计、、天线各模块间的接口参数设计、协助完成Ku/Ka双频段卫星通信小型化收发信机的研发、测试,协助实施本项目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对应创新点2、创新点3。) |
|
5.邱继云(职称:助理实验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主要贡献:作为项目的核心骨干,积极参与宽带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数字处理容错技术研究以及天基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等工作,并作为主要发明人完成了一种基于联合迭代译码的高动态频偏估计方法、一种宽带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信关站选址方法及系统、基于迭代干扰消除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等多项关键发明专利的申请,并已顺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为本项目后续的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应创新点2、创新点3。) |
|
6.黄兆明(工作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负责相控阵天线技术方案设计,包含阵面单元、波控电路、波束赋型、PCB集成等和相控阵天线研制和验证,对应创新点1、创新点2) |
|
7.穆继芒(职称:微波天线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负责阵列与天线单元设计,辐射性能精确计算,收、发阵列赋形与激励优化,通道标校方法设计与测量方案制定,波控详细计算方法及波控算法优化研制等,对应创新点1、创新点2。) |
|
8.许慎恒(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主要贡献:对应创新点2。发明了基于“界面电磁学”的相控电磁表面天线原理和设计方法,将天线的“辐射”和“移相”功能相集成,实现了对电池波的分布式数字调控,显著降低了相控阵天线的功耗、重量和成本,见论文列表。在“界面电磁学”基础上,发明了用于低剖面动中通天线
波束调控的可变波束倾角的平面阵列天线,并成功研制功能样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
|
9.张红国(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主要贡献:重点从事“应用”环节开展各项业务推广落地工作,将项目的科研成果快速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尤其是在省市区各季政府在应急抢险、通信保障等相关的具体项目中,将具有本项目核心技术的低轨高通量卫星系统应用到实际中去,形成了产业链的完整补齐,提高了政府的应急指挥能力,降低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在2018年1月-2022年7月之间实现客户业务合同签订与业务签约与交付50项,实现相关业务收入1.2亿,科研成果成功实现经济效益转化。) |
|
10.胡俊祥(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在项目中负责Ka频段20W发射机、Ku频段40W发射机、动中通天线指向控制等软件设计。研究工作包括发射机故障监控、卫星天线跟踪指向等,涉及低功耗程序动态加载、卫星波束切换算法、指向角解算,惯导姿态解算,天线跟踪算法等关键技术,其中天线采用信标能量反馈的方式进行跟踪,跟踪方式包括步进跟踪、圆锥扫描跟踪、单脉冲跟踪等。对应创新点第2项、第3项。) |
|
11.叶鑫(工作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负责相控天线波控硬件系统的设计、调试、测试,负责功率放大器电源电路设计,对应创新点1、创新点2。) |
|
12.熊林(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主要贡献:对应创新点2。基于电磁表面天线技术,成功开发了用高速载体移动通信的超低剖面动中通天线(VIPA)。该天线结合空间耦合激励加载空间相控电磁表面的技术原理,采用两层超薄的电磁表面平面旋转的全新系统架构,在保持高效、高增益辐射性能的同时,具有灵活的天线波束俯仰向/方位向的大角度二维指向控制功能,该产品通过组合调相面设计来实现波束方向控制,具有低剖面、扫描范围大、辐射效率高、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等优点。其Ku频段的超低剖面动中通高度仅有80mm,填补了国内超低剖面动中通天线系统空白,综合指标处于国际领先,) |
|
13.张继龙(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主要贡献:对应创新点2。基于电磁表面天线技术,成功开发了用于高速载体移动通信的超低剖面动中通天线(VIPA)。将VIPA射频激励和波束指向控制功能解耦合,分别采用激励层和波束控制层各个突破高增益波束扫描理论的两大关键。其激励层采用空馈激励的平面阵列结构,产生沿天线法向的等相位面分布,以满足高增益辐射的天线性能;波束控制层采用两层超薄电磁表面同步或异步一维平面机械旋转的方式,灵活调整等相位面的法向矢量方向,实现波束指向的大角度二维扫描。该产品通过组合调相面设计来实现波束方向控制,具有低剖面、扫描范围大、辐射效率高、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
|
14.王全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在项目中负责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硬件平台设计和测试相关工作。包括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操作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开发、伺服闭环控制、电机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工作。对动中通天线伺服控制平台的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可靠性设计、伺服驱动、传感器信号处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迭代优化设计,完成伺服控制软硬件联调及测试工作。对应创新点第2项、第3项。) |
|
15.冯勇(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主要贡献:在本项目中,配合项目成果应用推广,组织行业解决方案中包含本项目中的研究成果的卫星通信系统以智慧应急、智慧城市的方式广泛应用到广州电信触达的各级政府客户和行业客户的具体应用中。本产品应用提升了重大活动聚集,突发时间造成地狱通信终端的保障能力,有效解决了在语音、数据、视频等宽带综合指挥调度服务的需求。具备包括省市各级政府的抢险救灾应急通信、重大活动通讯保障等。) |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
论文1:<名称、期刊、年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
论文2:<名称、期刊、年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
|
专著3:<名称、出版社、主编、副主编> |
|
知识产权名称 |
专利1:<平面反射阵天线>(专利授权号:ZL201410090071.5,发明人:安文星、杨帆、许慎恒,权利人:清华大学) |
专利2:<一种高隔离度大规模阵列合成功率放大器>(专利授权号:ZL201710795317.2,发明人贾鹏程、孔翔鸣,权利人: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专利3:<一种宽带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信关站选址方法及系统>(专利授权号:ZL202110332312.2,发明人:陈翔、熊聪、彭福洲、邱继云,权利人:中山大学) |
|
专利4:<宽带全密封微波器件封装>(专利授权号:ZL201210159446.X,发明人:贾鹏程,权利人: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专利5:<一种单馈点阵列组合相控阵天线>(专利授权号:ZL202010763547.2,发明人:穆继芒、赖志涛,权利人: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专利6:<天线连接系统>(专利授权号:ZL201610246751.0,发明人:蒋振东、殷鉴添、张杰,权利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专利7:<一种带有频选结构的双频圆极化平面反射阵天线>(专利授权号:ZL201610517994.3,发明人:邓如渊、杨帆、许慎恒、李懋坤、熊林,权利人:清华大学) |
|
专利8:<一种基于联合迭代译码的高动态频偏估计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2010097273.8,发明人:陈翔、黄泽润、邱继云、龚杰,权利人:中山大学) |
|
专利9:<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直升机旋翼遮挡缝隙时长预测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811556047.0,发明人:陈翔、王子豪、胡俊祥、高时汉,权利人:中山大学、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专利10:<一种三维功率放大器的散热系统>(专利授权号:ZL201710121463.7,发明人:贾鹏程,权利人: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