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晖,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副院长、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互联网业务平台、电信支撑系统和信息业务系统研发,是国内最早的Internet宽带网络业务平台的主要开发者,他带领团队通过CMMI3级评估,成为国内运营商第一个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的单位;他曾负责广东电信IT系统(全国最大的省级电信系统)的实际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兼具研发和运营经验使他逐步形成了既追求技术创新和高标准,又强调“研以致用”的工作作风。
1997年博士毕业后王朝晖来到广东电信研究院参加工作,从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程序员、项目经理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广东电信支撑系统负责人和中国电信IT系统研发的领军人物。他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Internet业务平台“广东省视聆通后台管理系统”,恰逢互联网业务大发展,项目时间紧、任务急。为了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促进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王朝晖带领项目组每天加班加点,节假日也从不休息。推广阶段更是半夜干活、白天赶路,不到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广东24个城市节点的系统部署,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他随后主持开发的“广东省多媒体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了全省集中的宽窄带互联网业务管理和认证计费,系统从2001年10月开始持续迭代升级,全面支撑着广东省宽带业务的发展,并推广到海南、广西、贵州、重庆和福建等省市。项目组解决了高效、高可用分布式认证方法和IP业务配置式通用计费方法的业界难题,实现了通用的图形化资费配置。项目通过部级鉴定,获得广东电信历史上第一个科技进步特等奖。其间,王朝晖还组织并参与起草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储值卡业务技术规范》、《广东省宽带接入业务管理办法》等规范文本。他领导实施的“广东电信市场经营分析系统(TMAS)”曾获全球Sybase系统十大数据仓库应用之一。
2007到2009年,王朝晖担任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企业信息化部总经理,当时正值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C网交易、3G上线时期,IT支撑系统需要进行大版本的升级割接,又不能影响已有业务发展和新业务上线,其难度被业界戏称为“飞机空中换发动机”。王朝晖带领全公司IT和业务支撑战线的千余名同事迎难而上,他们废寝忘食,反复论证、设计,不断调整、总结,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了全业务系统部署,保证了电信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王朝晖团队的最新成果是2015到2018年的863课题“动态媒体业务支撑平台与应用示范”,课题基于开放的总体架构设计,研制了动态媒体业务支撑系统平台;通过微服务化和云化部署,实现超大规模、高可靠的动态媒体业务运营。课题组以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牵头,包括华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科院计算所、工信部研究院和深圳广信等六家单位;课题所属项目“数字媒体动态自组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更是有十五家单位参与。除了技术实现和应用示范本身的高标准要求,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关系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加之863项目对财务执行的要求非常严格,作为课题负责人,王朝晖事无巨细地与团队同事一起研究讨论,持续跟踪课题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确定策略和技术框架、审定关键需求和设计、协调工作资源、鼓舞团队士气……。经过课题组和合作伙伴三年多的协力攻关,终于在2018年8月完成课题技术验收、10月完成财务验收。课题组在广东进行了系统现网部署,实现了智慧家庭、动态广播、互动广告等应用示范,覆盖了1024万用户;技术成果方面,课题组发表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提交标准提案5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软件著作权5项。2018年12月6日,整个863项目完成验收,获得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王朝晖负责的其他多个项目如“基于云计算的新型移动信息化综合平台”、“面向政企市场的泛在融合移动定位平台研发与应用”、“云端协同的新型移动业务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也都经过技术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且都迅速投入实际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朝晖工作作风严谨求实,重视团队建设,他带领的团队在2003、2004年分别获得省直属单位、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称号;分管部门的终端中心党支部于2018年成为广东省电信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树立了“专业、进取、公正、廉洁”的品牌。
王朝晖荣获省级科技奖8项,其中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他还是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200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